首页 > 

“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”这句话过时吗

时间:2024-04-20 15:48:25 浏览量:25384

股市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

“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”这句话过时吗?

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这是杜甫《偶题》中的头两句。意思是指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,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。这表达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见解,带有总结性质。上句“千古事”是指流传久远、关系重大,如同曹丕说的“文章经国大业,不朽之盛事”。下句“寸心知”是说对于文章,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为明白。这两句诗虽以议论入诗,但对仗工整,语言高度概括,而且切中肯綮,含蕴极其丰富,很有哲理性。所以,这两句话虽已过千年,但是至今人们仍然万口传颂!我认为,文章千古事,也只是作家在创作时自勉的箴言,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痕迹,有文字记载的文学也不见得能够流芳百世。因此,文章千古事又是相对的,只有真正优秀的作品才能够流芳百世。当今信息时代,文章图书遍地开花,尤其新媒体文章不计其数,但质量较差,滥竽充数,甚至低级趣味,这是很难传世的,也是没有生命力的!由此可见,杜甫的名句“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”在一定条件下确实值得怀疑,值得推敲!但是,它的内涵真谛是不会过时的,它的思想光辉是永恒的,它的文字生命力也是永远强盛的!

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"是谁的名句?

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。

出自:《题偶》,原诗节选如下:

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作者皆殊列,名声岂浪垂。

译文:

写诗做文章都是千古之事,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。各位作者都是不同地位的人,怎么会空有虚名呢?

这两句话表达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,带有总结性质。上句“千古事”是指留传久远,关系重大,下句“寸心知”是说对于文章,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为明白。这两句诗虽是以议论入诗,但对仗工整,语言高度概括,而且切中肯綮,含蕴丰富,很有哲理性。

文章千古得失寸心是谁的名句?

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杜甫的名句。出自《偶题》,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。

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是谁的名句?

偶题

唐 · 杜甫

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

出自:唐·杜甫诗(偶题)

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?

出自唐诗人杜甫《偶题》一诗里:

  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.作者皆殊列,名声岂浪垂.

  骚人嗟不见,汉道盛于斯.前辈飞腾入,馀波绮丽为.

  后贤兼旧列,历代各清规.法自儒家有,心从弱岁疲.

  永怀江左逸,多病邺中奇.騄骥皆良马,骐驎带好儿.

  车轮徒已斫,堂构惜仍亏.漫作潜夫论,虚传幼妇碑.

  缘情慰漂荡,抱疾屡迁移.经济惭长策,飞栖假一枝.

  尘沙傍蜂虿,江峡绕蛟螭.萧瑟唐虞远,联翩楚汉危.

  圣朝兼盗贼,异俗更喧卑.郁郁星辰剑,苍苍云雨池.

  两都开幕府,万宇插军麾.南海残铜柱,东风避月支.

  音书恨乌鹊,号怒怪熊罴.稼穑分诗兴,柴荆学土宜.

  故山迷白阁,秋水隐黄陂.不敢要佳句,愁来赋别离.

“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”是谁的名句?

“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"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偶题》。 原诗(节选): 《偶题》(节选)唐代:杜甫 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作者皆殊列,名声岂浪垂。 骚人嗟不见,汉道盛于斯。前辈飞腾入,馀波绮丽为。 释义: 文学创作是关乎年代久远的事情,但其创作中的成败甘苦,惟有自己心里晓得。历代作家都各自有其独特的成就、地位,他们的名誉声望怎么会轻易地流传于后世。 可惜的是以屈原为代表骚体诗的作者均已作古,汉代的诗歌文学创作,尤其汉代五言诗取而代之,日为兴盛。汉末魏初,建安、黄初一代诗人勇于创新,以矫健的姿态跃入诗坛。可叹的是到南北朝时,诗歌便流于形式上的绮丽。

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是谁的名句?a李白。b。杜甫?

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。出自:《题偶》,原诗节选如下: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作者皆殊列,名声岂浪垂。译文:写诗做文章都是千古之事,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。各位作者都是不同地位的人,怎么会空有虚名呢?这两句话表达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,带有总结性质。上句“千古事”是指留传久远,关系重大,下句“寸心知”是说对于文章,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为明白。这两句诗虽是以议论入诗,但对仗工整,语言高度概括,而且切中肯綮,含蕴丰富,很有哲理性。扩展资料记得诗圣杜甫有一句诗如下: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我特别喜欢那一句“得失寸心知”,或许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评判美丑的标准,也有各自的为人处世之道。只要自己知道自己所做是否得到与失去,是否成功与失败,何必在意他人眼光如何看待。得失本来就没有盖棺定论、是非对错的评判,而只有自己内心满意与不满意的答案。得失是一种修炼,得而淡然、失而坦然。人生是一部不怕剧透的戏,因为开头和结尾都明摆在那儿了,没什么悬念的。音乐人许嵩有一句歌词我很喜欢,“个人的一切荣辱得失,站在终点看来毫无意义;一个人内心的无数次天人交战积淀成长,随着躯壳的腐朽也一同消亡。活着不能不认真,但也不必太认真。”姜太公昆仑苦行四十年,却于八十封侯拜相;刘邦弃利而藏于蜀,终得天下一统、汉室百年。刘备韬光养晦,虽失君子之范,但是却三分天下终得蜀。得失不过是你来我往的生意,得到了未必会永久,因而需要我们淡然看之,而失去了未必就会永远失去,因而我们要坦然接受。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《策别第十》写道:有所取必有所舍,有所禁必有所宽。纵观全局看得失,人之一生不可尽所得,若尽所得必将尽失,以发展的眼光看得失,以平和的心态受得失,得而失之、失而得之,用辩证的思维集结良好的心态,人生的道路必将一帆风顺。

上联:文章千古事,下联怎么对?

上联:文章千古事。

下联:武术传后人。

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是谁的诗?有什么意思?

这跟守不守旧没关系,而是后人轻视前人,

就像现在一些年轻的流量小明星,认为老一辈的演员(应该叫老戏骨,艺术家)名气不如他们,落伍了,却忘了那些人都是曾经开天辟地的人,都是开山鼻祖。

就像很多人看老电影,认为剧情俗套、烂熟,但是在当时也肯定是很前卫的,如《少林寺》《罗马假日》《生死恋》。。。你用现在的眼光看,当然俗套了。

而杜甫时代,也有一些年轻的文人,不知天高地厚,认为初唐四杰只是浪得虚名,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,

但是他们四人,也都是开宗立派的人,他们曾经的光辉,也是足以彪炳史册,他们的高度也不是谁能超越的。

以诗歌来说,五言古诗在三国时期以后盛极一时,而七言古诗却是到了唐代才兴盛起来,

四杰(杨炯无七言诗)又以大量的杰作把七言古诗推向了成熟阶段。所以初唐四杰在发展诗歌形式上的成就,是值得充分肯定的。

而四人之中又各有偏重,王、杨以五律见长,卢、骆擅长七古(七言)。

最后说一句,光凭《滕王阁序》、《讨武曌檄》谁人能超越?

杜甫是非常崇拜初唐四杰的,当着杜甫的面轻视他们,杜甫当然要讽刺一下他们了。

佳句都是背名家的,不都是妙手偶得吗?我们怎么写不出来?

佳句都是背诵名家的,我们写不出佳句,我认为是因为以下五方面的原因。

一、 书籍读的不够,读不精,达不到厚积薄发的效果。

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”这句出自南宋陆游的《文章》中的千古佳句,告诉我们:文章 的“天成”,并不是大自然的恩赐,而是技术高超的人,也就是文学素养很深的人,经过长期积累和深入思考,于偶然间捕捉到灵感,然后得到妙语佳句 。

这长期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,就是厚积薄发。我们写不出佳句,往往是书籍读得不够,读得不精,达不到厚积薄发的效果。

苏轼对读书和写作有一句名言: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。”意思是在广博地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,在深厚积累之后在慢慢地释放出来。这说明多读书,然后懂得去粗取精,对于写作是多么重要。

“ 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”,也说明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,多熟读甚至背诵好的诗书典籍,是学习写作行之有效的方法,有了丰富的积累,写作的欲于表达之情就会油然而升。

所以,写不出佳句,是因为书籍读的不够,读不精,达不到厚积薄发的效果。

二、 文章写的不多,写不深,达不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。

如何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写作也不例外。要写出佳句好文,就要脚踏实地地做好量变的积累工作,才能有质的飞跃。我们写不出佳句,往往就是文章写的不多,写得不深,达不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。

老子曾说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。意思是说合抱的大树,生长于细小的萌芽;九层的高台,筑起于每一堆泥土;千里的远行,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。

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,由大到强的过程,一口吃不成胖子。写作也一样,不能急功近利,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,从一篇一篇地写起,一篇一篇地积累,写得多了,就慢慢积累出经验,然后就写得深写得好写得精,最后达到质的飞跃,写出佳句名篇。

所以,写不出佳句,是因为文章写的不多,写得不深,达不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。

三、观察生活不细,悟不透,达不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境界。

古今那些佳作名篇,都是从生活中观察、深悟、提炼出来的,即所谓的艺术来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。

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艺术来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的概念。意思是说没有生活的原形或者现象,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,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,都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。

作家把我们实实在在的的生活,通过精练的语言描述、有序的故事情节、集中矛盾的展现、绘声绘色的描绘等艺术手段形成比生活更加生动,更加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。

要写出比生活更加生动,更加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,就需要我们热爱生活,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,品深悟透生活中发生的一切。

所以,我们写不出佳句,是因为观察生活不细,悟不透,达不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境界。

四、不注重遣词造句的精彩,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念。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写到: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和写文章没有文采,就传播不远。

所以古代文人非常注重文采,有着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,“为求一字稳,捻断数根须”的信念。有了这种信念和追求,历代文人才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、佳句。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,大都是文人呕心沥血妙手偶得的神来之笔。

例如贾岛的名句“鸟宿池中树,僧推月下门”的典故。为了把诗中的“推”字改为“敲”字,一面思考,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,引得街上行人惊讶万分。

还有他的“两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”的典故。贾岛一首《送无可上人》的诗题,写出了为堂弟无可上人送别时的所见所感,其中的 “独行潭底影,数息树边身。”是贾岛三年所得,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。

大凡古今中外的佳句,无不像贾岛这样,有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念,才脍炙人口的。

所以,我们我们写不出佳句,是因为不注重遣词造句的精彩,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念。

五、不能坚持到底,有始无终,半途而废。

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,那些鸿篇巨著,佳句好文都是数十年坚持不懈,努力耕耘的结果。

王国维认为治学和写作都要经过 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、 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”、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” 三重境界。

意思是成大事业者,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,登高望远,瞰察路径,明确目标与方向;其次必须坚定不移,废寝忘食,孜孜以求,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;最后必须有专注的精神,反复追寻、研究,下足功夫,自然会豁然贯通,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。这就认准目标,坚持到底的功效。

纵观那些创作出鸿篇巨制的文人墨客,莫不是伏案奋笔多年积累的结果。曹雪芹倾其毕生经历创作了《红楼梦》,司马迁用数十载创作了《史记》等等。

世上所有的失败,都是死在半途而废的路上,写作亦如此。

所以,我们写不出佳句,是因为不能坚持到底,有始无终,半途而废。

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,杜甫这首《望岳》为何誉为绝唱?

关于这个问题要先来看看杜甫的写作背景。杜甫(712~770),字子美,号少陵野老,也称杜拾遺,杜工部,杜少陵,河南巩县人。杜甫生在一个有文学传统的世家,其祖父就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詩人,由于受到了家庭的熏陶,杜甫七岁就会写詩,后来与"詩仙"李白齐名,人称"詩圣","李杜詩篇万古传"说明杜甫詩歌的巨大影响力。

《望岳》是杜甫在年轻的时候写得三首诗中的一首,詩中字里行间处处都洋溢着作者的蓬勃之气。詩中是这样写到:

"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

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

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。

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"

这首詩主要是写了山东的泰山,其中的"岱宗"是指五岳之首的泰山,夫如何?怎么样了的泰山,"齐鲁青未了",当时泰山之南为鲁,泰山之北为齐,跨着两个国界看泰山,烘托出泰山的遥远和泰山的高峻。"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"形容大自然的造化,使泰山这样的雄伟壮丽鬼斧神工。自然也是很钟情秀美的,山南为阳坡,山北面为阴坡,一山都能"割"昏晓,可见詩人的炼字用词的功夫很是了得,一个"割"字如同神来之笔,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。体现了杜甫的艺术造诣之深,字字珠玑的功夫。"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"是詩人还在细看泰山,不断的缭绕的雾烟,激荡着胸怀开阔的视野,老是瞪着眼不停的看着,眼眶都要决裂了,看到了暮色中的归鸟,詩人对大好的景色观赏一天,可见詩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情感。"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"是最后的结尾,通过描写了泰山,带出了富含哲理的思考,一定要登上顶峰,不怕任何困难,你就会知道周围的群山都那样的矮小,会领略着成功后无限的风光,体现了詩人的豪迈和坚定的信心。

"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"成为一个千古名句,流传至今妇孺皆知。

所以说这首詩是杜甫的一个杰作,是五律中的精品。被人称为绝唱也不为过,但是"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"还是不用绝字为好。

谢谢悟空问答平台!谢谢大家的鼓励支持!

唯有文章传千古的上句是什么?

怡情山水》,公元829年,白居易借生病之机,挂闲职。

是年,白居易五十八岁,感悟“人生不过是场梦,唯有文章传千古”。

“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”是谁的名句?

“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”对于文章的重视自然是因为文章的重要,文章怎么重要呢?曹丕说“文章乃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”,把文章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这种程度来认识,还真是少见。

文章的重要性不必去争究了,说它是“经国大业,不朽盛事”自然是强调它重要,但凡强调就有一个程度的问题。

文章所起的作用恐怕未必有他说的那么重要,但是他所说的也不无道理。孔子说“一言兴邦”,我看他们的观点还是有传承关系的。秦以李斯《谏逐客书》之故,善待外来人才,国兴而完成统一大业。也可见孔子、曹丕所言不虚。

文章历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,诗、词、歌、赋,书、表、策、论,可谓丰富。

“兴、观、群、怨”,各种内容都可以在文章中体现,文章载道、抒情、论理、写意。能写文章自然是了不起的功夫,几千年的时光里,能写好文章、写出好文章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。老庄孔孟、唐宋八家,……。

韩愈说“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”,文章也是如此。

必要给人启发和思考,让人有正确的认识、理解,形成明确的方法目标,有妙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。文章要有观点,要讲道理,要有情感,析理是为了明道,让读者接受观点;情感是为了吸引读者,让读者能感受到美的享受。“奇文共欣赏,异意相与析”也。

写文章似乎没有什么诀窍和秘密,鲁迅说“文章怎么写,我说不出来。

”文无定法,所以才会“得失寸心知”。文章也有形成定制的时候,如“四六体”、“八股文”,“抑扬顿挫”、“起承转合”,具备了形式的美和完整。不过,对于内容,却都是无关痛痒的套话、虚话、空话、假话,甚至谎话,言不由衷,且事不关民生国计。

文章的作用和意义不是用来装饰什么。

“铁肩担道义,妙手著文章”,文章的使命和责任是重大的,不是玩物,不是游戏。“文以载道”,文章对人的解放思想、开阔思路要起到重要作用。要是开启民智的钥匙。总之,文章对人要有好处,要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,让读者“开卷有益”。

关于文章的阅读评论及写作,陆机作《文赋》、刘勰著《文心雕龙》。

虽然他们那时侯的标准在今天来说有些“不合时宜”了。但是还是很有积极作用的。值得借鉴和参考。

如今报刊网络的普及,文章也多的很。因为工作需要,也是因为嗜好,时常阅读。但是好文章却不多见。而今媒体文章惶惶众矣,这其间多的是“官样文章”、“应景文章”、“怀利文章”,……。

写些无关紧要话,说点无妨大局事。文章没有分量,也不深刻,更不具有前瞻性。而且文章变的越来越“八股”,越来越没有新意,索然寡味。

这是一个需要好文章的时代,这也是一个缺乏好文章的时代!创造,从哪里开始?青年人,用激情和理智编织美好的未来大文章吧!浓墨重彩写出人生社会的妙文佳构!用才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上点睛之笔!。

千古文章四大家.这句对联歌咏的是谁?

一门父子三词客,千古文章四大家。一门父子三词客是:苏洵、苏轼、苏辙千古文章四大家是: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轼苏轼与其父苏洵、弟苏辙,世人合称“三苏”。宋王辟之《渑水燕谈录》云:“苏氏文章擅天下,目其文曰三苏。”洵为老苏,轼为大苏,辙为小苏。清人张鹏翮撰其三苏祠联曰:“一门父子三词客,千古文章四大家。”把韩愈、柳宗元、欧阳修、苏轼称为“四大家”。

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是谁的诗?有什么意思?

这跟守不守旧没关系,而是后人轻视前人,

就像现在一些年轻的流量小明星,认为老一辈的演员(应该叫老戏骨,艺术家)名气不如他们,落伍了,却忘了那些人都是曾经开天辟地的人,都是开山鼻祖。

就像很多人看老电影,认为剧情俗套、烂熟,但是在当时也肯定是很前卫的,如《少林寺》《罗马假日》《生死恋》。。。你用现在的眼光看,当然俗套了。

而杜甫时代,也有一些年轻的文人,不知天高地厚,认为初唐四杰只是浪得虚名,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,

但是他们四人,也都是开宗立派的人,他们曾经的光辉,也是足以彪炳史册,他们的高度也不是谁能超越的。

以诗歌来说,五言古诗在三国时期以后盛极一时,而七言古诗却是到了唐代才兴盛起来,

四杰(杨炯无七言诗)又以大量的杰作把七言古诗推向了成熟阶段。所以初唐四杰在发展诗歌形式上的成就,是值得充分肯定的。

而四人之中又各有偏重,王、杨以五律见长,卢、骆擅长七古(七言)。

最后说一句,光凭《滕王阁序》、《讨武曌檄》谁人能超越?

杜甫是非常崇拜初唐四杰的,当着杜甫的面轻视他们,杜甫当然要讽刺一下他们了。

佳句都是背名家的,不都是妙手偶得吗?我们怎么写不出来?

佳句都是背诵名家的,我们写不出佳句,我认为是因为以下五方面的原因。

一、 书籍读的不够,读不精,达不到厚积薄发的效果。

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”这句出自南宋陆游的《文章》中的千古佳句,告诉我们:文章 的“天成”,并不是大自然的恩赐,而是技术高超的人,也就是文学素养很深的人,经过长期积累和深入思考,于偶然间捕捉到灵感,然后得到妙语佳句 。

这长期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,就是厚积薄发。我们写不出佳句,往往是书籍读得不够,读得不精,达不到厚积薄发的效果。

苏轼对读书和写作有一句名言: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。”意思是在广博地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,在深厚积累之后在慢慢地释放出来。这说明多读书,然后懂得去粗取精,对于写作是多么重要。

“ 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”,也说明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,多熟读甚至背诵好的诗书典籍,是学习写作行之有效的方法,有了丰富的积累,写作的欲于表达之情就会油然而升。

所以,写不出佳句,是因为书籍读的不够,读不精,达不到厚积薄发的效果。

二、 文章写的不多,写不深,达不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。

如何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写作也不例外。要写出佳句好文,就要脚踏实地地做好量变的积累工作,才能有质的飞跃。我们写不出佳句,往往就是文章写的不多,写得不深,达不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。

老子曾说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。意思是说合抱的大树,生长于细小的萌芽;九层的高台,筑起于每一堆泥土;千里的远行,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。

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,由大到强的过程,一口吃不成胖子。写作也一样,不能急功近利,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,从一篇一篇地写起,一篇一篇地积累,写得多了,就慢慢积累出经验,然后就写得深写得好写得精,最后达到质的飞跃,写出佳句名篇。

所以,写不出佳句,是因为文章写的不多,写得不深,达不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。

三、观察生活不细,悟不透,达不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境界。

古今那些佳作名篇,都是从生活中观察、深悟、提炼出来的,即所谓的艺术来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。

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艺术来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的概念。意思是说没有生活的原形或者现象,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,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,都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。

作家把我们实实在在的的生活,通过精练的语言描述、有序的故事情节、集中矛盾的展现、绘声绘色的描绘等艺术手段形成比生活更加生动,更加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。

要写出比生活更加生动,更加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,就需要我们热爱生活,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,品深悟透生活中发生的一切。

所以,我们写不出佳句,是因为观察生活不细,悟不透,达不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境界。

四、不注重遣词造句的精彩,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念。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写到: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和写文章没有文采,就传播不远。

所以古代文人非常注重文采,有着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,“为求一字稳,捻断数根须”的信念。有了这种信念和追求,历代文人才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、佳句。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,大都是文人呕心沥血妙手偶得的神来之笔。

例如贾岛的名句“鸟宿池中树,僧推月下门”的典故。为了把诗中的“推”字改为“敲”字,一面思考,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,引得街上行人惊讶万分。

还有他的“两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”的典故。贾岛一首《送无可上人》的诗题,写出了为堂弟无可上人送别时的所见所感,其中的 “独行潭底影,数息树边身。”是贾岛三年所得,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。

大凡古今中外的佳句,无不像贾岛这样,有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念,才脍炙人口的。

所以,我们我们写不出佳句,是因为不注重遣词造句的精彩,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念。

五、不能坚持到底,有始无终,半途而废。

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,那些鸿篇巨著,佳句好文都是数十年坚持不懈,努力耕耘的结果。

王国维认为治学和写作都要经过 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、 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”、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” 三重境界。

意思是成大事业者,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,登高望远,瞰察路径,明确目标与方向;其次必须坚定不移,废寝忘食,孜孜以求,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;最后必须有专注的精神,反复追寻、研究,下足功夫,自然会豁然贯通,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。这就认准目标,坚持到底的功效。

纵观那些创作出鸿篇巨制的文人墨客,莫不是伏案奋笔多年积累的结果。曹雪芹倾其毕生经历创作了《红楼梦》,司马迁用数十载创作了《史记》等等。

世上所有的失败,都是死在半途而废的路上,写作亦如此。

所以,我们写不出佳句,是因为不能坚持到底,有始无终,半途而废。